日前,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线上举行,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重点研讨了如何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如何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并变革教与学。本期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2月5日至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2022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以线上方式召开,会议主题为“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引领教学智能升级”。在全球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的新形势下,此次会议聚焦如何为教师赋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教师能力建设关系着教育变革成败,以新理念、新技术为教师赋能,深入促进教学升级,将推动教育整体变革。因此,会议呼吁加强全球合作伙伴关系以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并变革教与学,促进知识和资源共享,并就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提出重要建议。
如果人工智能的应用导致扩大教育不平等,那么人工智能将无法变革教育。联合国在今年9月召开的教育变革峰会上发布的“行动倡议:确保和提高全民公共数字化学习的质量”中强调,必须利用数字革命这一有利契机,确保将优质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和一项人权来提供,并特别关注最边缘化群体。
本届会议重申了这一重要原则,强调网络连通性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部署必须能够帮助缩小日益扩大的教育鸿沟,加快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各国人工智能的应用要以最边缘化学习者为中心,及时调整政策、行动和投资,以最需要学习机会保障和学习质量提升的学习者为中心,缩小数字鸿沟,消除不平等,助力教育更加公平、包容和优质。
教师关系着教育变革成败,必须以新理念、新技术为教师赋能。一些以取代教师职能为目标设计人工智能工具的行为,反映了设计者对教师能动性及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的误解,忽视了教师独有的技能和经验以及学习者的社交及人文需求。
正如2019年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人工智能与教育:北京共识》所建议的,各国政府应注意到虽然人工智能为支持教师履行教育和教学职责提供了机会,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协作应确保作为教育的核心。要意识到教师无法被机器取代,应确保他们的权利和工作条件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变革必须把教师摆在关键位置,以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以技术支持教师,而不是以技术代替教师。
本届会议积极响应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今年9月召开的教育转型峰会上发布的《关于教育变革的愿景声明》中所指出的:“教师必须成为理解复杂现实的知识生产者、促进者和指导者。他们必须接受培训并获得授权,从被动到主动,从垂直和单向到协作。他们必须促进基于经验、探究和好奇心的学习。”
会议指出,人工智能应以此为目标进行设计,帮助教师实现上述转型。当前,由于时间和资金方面的限制,许多国家对教师的人工智能培训不足,教师尚未被充分赋能。与会专家强调,要努力做好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培养,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智能工具,充分激发教师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实践中探索形成新时代教师能力建设方案,使教师培养培训更加适应新要求,更好推动教育变革。
帮助教师更好教学是技术赋能教育的首要目标,为此必须让教师充分参与到人工智能政策制定与实践方案的商讨过程中。
多位专家和学者在发言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工具越来越多出现在课堂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学习场景中,教师的角色可能会随之转变。无论政策制定者还是工具开发者,必须充分尊重教师在人机协作模式下的主体性,并确保在各种教育场景中引入人工智能时都能保护教师的权利和主观能动性,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权威性和自主性。
与会专家所分享的思考和经验帮助参会者更好地了解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提醒各利益相关方要谨慎使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应用潜力巨大,技术持续演进,与教育教学融合日益深入,不断催生新的教学形态,是促进教育变革的有力杠杆,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变革的潜力。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诸多挑战,充分考虑到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处理好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数据隐私问题等。
本届会议呼吁树立全球意识,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共同标准,建立更加紧密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造福教育。
与会者共同发出了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携手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合作倡议。在本届会议召开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与创新未来小组的教育技术和人工智能团队已组织数十名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的国际专家和70多名与会者举行了磋商会议,旨在制定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以指导国家和机构框架的规划、标准或培训计划。